推荐语:从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起,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放弃稳定、安逸的工作,加入到创业大军的队伍当中,他们的出现,成为了国内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历时数年时间,研究了上百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后发现,他们无一不是集智慧、勤奋、胆识和机遇于一身,或许以钱多钱少去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稍显片面,但从这些商业大佬的故事里,去探寻那些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闪光点,不可否认是十分有价值的过程。
创业成功人士张送根,是来自安徽省芜湖市人。目前,张送根先生以23亿元人民币的身价位居全国第2558名,他的这一身价数据,足以让他在众多的芜湖籍企业家中,跻身前十强之列。那么接下来,便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位优秀的芜湖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当中去。
早年经历
1966年12月寒冬,张送根出生在芜湖镜湖区的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父母虽然都是普通的工人,但却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让年幼的张送根便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于是乎,他发奋读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张送根被分配至中科院电子所从事科研工作,端上了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不久后,由于能力出众,张送根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被中科院选派至俄罗斯科学院无线电技术与电子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张送根重返中科院,成为了一名核心科研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
第一桶金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潮”,张送根深感这是一个难得的时代契机,于是,他离开了工作多年的中科院电子所,创办了一家名为“北京天惠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由此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这家公司从事的是数字超声领域的业务,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该项业务的企业之一。俗话说,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张送根抓住了国家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会,没过几年,这家公司的营收便突破了亿元大关,让张送根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二次创业,大获成功
2005年,一项骨科机器人国家863项目取得突破,身为一名中科院出身的科技工作者,让张送根深感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样的高新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能将科研成果实现产业转化,张送根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一起,历经整整五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国产医疗机器人零的突破。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了国内首家、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企业。
现如今,天智航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自主创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营销及优质临床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高光时刻
2020年7月7日,对于张送根来说,无疑是他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带着自己历经十五年时间打造的天智航医疗成功敲开了上交所的大门,在科创板顺利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277,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本次登陆资本市场,不仅翻开了天智航企业发展历史上的新篇章,也让张送根一夜之间成功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结束语
成功绝非偶然,对于创业而言,一是需要锐敏的嗅觉去察觉到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商机;二是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三是需要对自己和企业有明确、清晰的定位,明白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祝广大创业者,马到成功!(武荷.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