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要闻 银行 保险 证券 维权监督 品牌服务 聚焦3.15 房产家居 乡村振兴 皖美文旅 舆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生活 > 银行

央行逆回购集中到期 市场资金面展现韧性

时间: 2022-11-03 10:39:5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内容提要:

  2300亿元、2800亿元、2400亿元……11月1日以来,公开市场连续迎来大额央行逆回购到期。市场人士表示,得益于月初流动性相对充裕、人民银行进行适量对冲,月初市场资金面总体平稳,并较上月末有所回暖,预计11月公开市场将保持合理操作力度,资金面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较小。

       2300亿元、2800亿元、2400亿元……111日以来,公开市场连续迎来大额央行逆回购到期。市场人士表示,得益于月初流动性相对充裕、人民银行进行适量对冲,月初市场资金面总体平稳,并较上月末有所回暖,预计11月公开市场将保持合理操作力度,资金面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较小。
  灵活调节逆回购操作力度
      11月初,面对央行逆回购密集到期,资金面展现出较强韧性。
  市场人士介绍,10月下旬,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影响,人民银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连续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本周,这部分央行逆回购陆续到期回笼。Wind数据显示,1031日至114日共有85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其中111日至3日到期量较大,合计7500亿元。
  市场上,月初以来资金面总体平稳,并较上月末有所回暖,货币市场利率纷纷回落。112日,银行间市场代表性的存款类机构7天期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报1.71%,较上一日下行约3个基点,自10月底高位回落了超过30个基点。
  在这一背景下,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相应下降。111日、2日,人民银行分别开展150亿元和18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力度较10月下旬明显降低。
  市场人士分析,进入11月,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影响减退,加之10月底财政投放形成流动性供给,流动性总量有所恢复,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资金的需求相应下降。“人民银行仍维持了必要的操作规模,有助于保持11月初货币市场平稳。”该市场人士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在短期扰动因素影响减弱后,人民银行灵活调节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逐步降低逆回购操作规模,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前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
  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8月以来,资金面宽松程度有所下降,DR007等货币市场利率运行中枢有所抬高。展望今年余下时间,专家认为,虽然前期流动性过于充裕的局面出现变化,但随着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影响减弱,以及年底财政支出增多,未来流动性有望呈现合理充裕态势。
  专家提示,关注财政收支因素对今后两个月流动性运行的影响。一方面,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基本发行完毕,四季度地方债券发行高峰期已过,地方债发行缴款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会有所减弱。另一方面,11月、12月通常是财政支出大月,特别是年底财政资金集中投放有望大量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
  “由于12月国债到期规模较大,预计11月至12月,国债净融资规模合计不足1000亿元,广义财政净支出将继续对流动性形成补充。”兴业研究分析师何帆称。
  此外,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季末监管考核等因素,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性需求。外汇占款的影响依然较小。综合来看,专家认为,今后两个月流动性将呈现合理充裕态势。
  “预计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或小幅上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从当前经济修复情况看,无需担心流动性快速收紧。若11月人民银行没有降准,则等量续做11月到期中期借贷便利的概率将明显增大,或会带动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小幅上升,但仍会低于10月底水平。
  周茂华称,当前,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恢复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人民银行应对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工具丰富。(孙丹
 
 
安徽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5593号-2 公安备案号34010302001216 皖网宣备110004号
举报电话:0551-62656039 新闻热线:18656979315 投稿邮箱:1609160588@qq.com 技术支持:锐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