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李禾)27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说,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总的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已建立起基本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流程环节,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
发展直接融资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时提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公布,1至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3%。从当月看,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发力显效,工业经济加快恢复,企业效益逐步好转,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较上月收窄6.0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其中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有25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比超六成。
2022年10月2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平安"或"集团",股份代码:香港联合交易所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今日公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业绩。
10月24日,记者从人保资本获悉,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埃安”)近日完成A轮融资。该笔融资创下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纪录,融资额达182.94亿元。本轮融资由人保资本领投,农银投资等53家机构参与其中。
截至10月24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苏州银行、齐鲁银行、平安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三家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本周,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业内人士预计,伴随下半年信贷投放进一步加速,上市银行已进入“以量补价”阶段,三季报业绩确定性较强。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1日讯 今日,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早盘窄幅震荡。板块方面,农业服务、仪器仪表、教育、电力等涨幅居前;酒店及餐饮、半导体及元件、医疗服务等跌幅居前。
10月20日公布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0%,均与上期持平。
专家认为,虽然LPR没有进一步降低,但前期多次下降的累积效应持续显现,无碍贷款市场利率继续稳中有降,也无碍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若有必要,后续LPR仍具备继续下降的空间。年内信贷量增价降势头有望延续,从而提振有效投融资需求,持续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伴随中国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我国保险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外资加码布局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日前,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安联财险”)3.33%股权,被安联保险集团以5750万元竞拍取得。自此,安联保险集团持有京东安联财险的股权比例达到53.33%。作为最早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外资保险集团之一,安联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持续深入。
谋划三年多的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消金公司”)近期获批筹建,这是继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之后的第三家大行系消费金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