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2025年7月4日至6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青享“康”韵——健旅兴乡实践团赴广德市东亭乡展开实地调研,探寻这座“康养小镇”的独特魅力与发展密码。
岁月流转,华章日新。以青春之力探寻康养密码,融合多元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深入调研“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果,2025年7月4日至6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青享“康”韵——健旅兴乡实践团赴广德市东亭乡展开实地调研,探寻这座“康养小镇”的独特魅力与发展密码。
“康养+旅游”:邂逅湖畔与竹间的宁静
7月4日,实践团围绕“康养+旅游”主题,对东亭乡的风景民宿及特色场所展开调研。望江南和栖湖居坐落于东亭湖畔,湖水碧波荡漾,周边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宜人。望江南民宿内设有秋千等娱乐设施,还有供人休憩的凉亭和烧烤区,游客可在此荡着秋千,感受微风拂面,或与亲友围坐烧烤,享受悠闲时光,身心在湖光山色中得到极大放松。
(团队成员寻访完东亭湖畔民宿后的合照)
竹悦茶香民宿和溪畔小院则位于竹乡画廊的高峰村。这里翠竹环绕,茶香四溢,宛如世外桃源。民宿周边是蜿蜒的竹乡画廊,游客可漫步其间,欣赏如画美景,呼吸清新空气,体验亲近自然的惬意,是康养旅游的绝佳之地。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还发现了一处别具特色的康养场所——大溪坞驿站。这里被称为“天然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驿站内设有观景平台和休闲廊道,游客可在此凭栏远眺,欣赏山水美景,也可在廊道中悠闲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有“中国天然氧吧”之称的大溪坞驿站)
这些民宿与大溪坞驿站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休闲设施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共同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康养体验,也为东亭乡“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大溪坞驿站更是东亭乡“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养+竹业”:传承非遗,赋能健康生活
次日,实践团聚焦“康养+竹业”,参观了明德扇业和唐氏竹编。明德扇业的“王氏制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品以精湛工艺和精美造型畅销国外,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让世界领略到东亭竹艺的魅力。唐氏竹编作为省级非遗,同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产品种类丰富。
(团队成员听王氏折扇传承人讲述传承历史)
然而,通过与唐氏竹编负责人交流,实践团了解到,尽管其在国外市场表现出色,但国内市场仍有待开发。针对这一情况,实践团提出了康养与竹编融合的理念,建议编制符合人体工学的躺椅以及更加健康安全舒服的竹席等产品。这样既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家居用品的需求,又能进一步拓展竹编产业的发展空间,让非遗竹编在康养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
(团队与唐氏竹编传承人合照)
“康养+体育”:体验休闲与激情的碰撞
7月6日,实践团以“康养+体育”为切入点,参观了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中心。在这里,队员们看到,骑手们骑着骏马,在宽敞的场地中驰骋,享受着马术运动带来的激情与快乐。马术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能让人在与马的互动中放松心情,达到康养效果。
(团队观看完马术表演后与驯马员合照)
随后,实践团来到岁月友情家庭牧场,这里有着开阔舒展的田园天地,清新的草木气息弥漫四周,宁静悠然的景致让人一见倾心。牧场内不仅有骑马等特色休闲设施,游客可在开阔天地间悠然体验,感受与自然亲近的惬意;还设有休闲酒吧与别致的洋楼,为休憩时光增添了更多选择。队员们在此放松身心,沉浸在这份独特的田园康养氛围中。
这种将马术休闲与田园风光相融合的体验,正是当地“康养+体育”产业的生动体现——让人们在轻松的运动中舒缓压力、滋养身心。值得一提的是,东亭乡不仅有适合休闲康养的体育项目,还举办小轮车、自行车等赛事,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全方位展现着“康养+体育”产业的独特活力与魅力。
此次调研,实践团深入了解了东亭乡“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通过提出康养与竹编融合等建议,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关注东亭乡“康养+”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为这座“康养小镇”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