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要闻 银行 保险 证券 维权监督 品牌服务 聚焦3.15 房产家居 乡村振兴 皖美文旅 舆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生活 > 乡村振兴

青绘东亭 和美图景:安农大学子探寻乡村三产融合振兴路

时间: 2025-07-28 09:08:30
来源:

内容提要:

安徽农业大学学子深入广德市东亭乡开展社会实践,解码乡村三产融合振兴新路径。团队聚焦生态宜居、产业升级、乡风活力三大维度,探寻当地以“竹业非遗焕新”“康旅生态赋能”“休闲体育激活”为抓手的发展实践。

2025年7月4日至6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青春筑梦乡约力行青禾织乡实践团深入广德市东亭乡,开展主题调研,以青春视角解码这座皖南乡村如何依托生态与文化资源,铺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

生态筑基,古韵新生

7月4日,实践团首探东亭乡生态文化融合实践。当天一早,实践团便踏入竹乡画廊万亩翠海,沿着蜿蜒绿道前行,溪畔小院、竹悦茶香等竹林民宿群依次映入眼帘,这些民宿依竹而建,与自然相融。

接着,实践团溯源张渤古运河。看着千年清波,遗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河道治理与水文化保护工程 ,“这不仅让运河水更清、环境更美,还串联起历史记忆,打造出“水生态廊道 + 历史记忆走廊”,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双重振兴,就像为乡村发展找到了一把双开的密码锁。”

照片1.jpg

(团队在张渤古运河合影)

最后,实践团走进东亭乡电商基地。直播间里,竹艺产品热销,主播们热情介绍竹编之美,看着实时跳动的物流数据屏,深刻体会到竹林经济借数字引擎,把“生态颜值”加速变成“产业价值”,传统竹资源搭上电商快车,走出乡村、走向全国。

竹艺新生,激活产业动能

次日,团队将目光投向传统竹产业转型。在国家级非遗“王氏制扇”(明德扇业)和省级非遗唐氏竹编工坊,学子们见证精湛技艺如何让东亭竹艺蜚声海外。工坊内,传统竹艺的魅力扑面而来,手艺人们专注于手中竹材,经选料、编织、打磨等多道序,将普通竹料化为精美竹编器物、雅致扇品。学子们围站一旁,近距离观察技艺细节,不时发出惊叹。面对学子好奇,她们耐心讲解,从竹艺历史传承,到现代创新融合,让大家了解到东亭竹艺在坚守传统中,融入时尚设计、文化创意,拓展海外市场,成为文化交流名片。

照片2.jpg

(团队近距离感受手工制作过程)

此次走访,是传统竹产业转型探索的一次生动实践。学子们不仅领略到非遗技艺的精湛,更看到传统产业与文化传承结合的无限可能,为今后助力非遗创新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积累了鲜活经验,也让东亭竹艺传承与转型的故事,在年轻一代探索中,持续书写新篇。

照片2.jpg

(团队成员在唐氏竹编合影)

活力注入,乐享和美乡风

收官日实践团聚焦乡村文体建设。在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中心,实践团近距离观摩马术赛事,看骑手驾驭骏马驰骋赛场,感受体育赛事为乡村带来的流量热度与蓬勃朝气;漫步岁月友情家庭牧场,参与“牧场轻体验”活动——骑上温顺矮马穿梭于青绿草场,在欧式洋楼酒吧品尝乡村手作茶饮,亲身感受“运动休闲 + 田园静美”的融合魅力。

照片4.jpg

(团队在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中心合影)

此外,实践团还参与协助搭建赛事场地、调研村民参与度,见证文体活动如何激活乡村“动静双活力”。同时,为了解文体活动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实践团开展村民参与度调研,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询问村民对对乡村开展文体活动的看法。通过调研发现,这类文体活动不仅仅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让乡村既有运动的蓬勃朝气,又不失田园的闲适美好,助力勾勒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

照片2.jpg

(图为团队走村入户与村民交流)

照片6.jpg

(东亭湖美景)

       此次调研中,安农大学子不仅深入理解了东亭乡“生态、产业、人文”协同发展的和美乡村建设模式,更以竹编产业创新建议等智慧方案,为乡村产业升级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东亭振兴之路,与东亭乡政府形成紧密联系,为东亭乡发展而奋斗,助力书写皖南乡村宜居宜业的和美新篇章。安徽农业大学  金书贤 

安徽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5593号-2 公安备案号34010302001216 皖网宣备110004号
举报电话:0551-62656039 新闻热线:18656979315 投稿邮箱:1609160588@qq.com 技术支持:锐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