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要闻 银行 保险 证券 维权监督 品牌服务 聚焦3.15 房产家居 乡村振兴 皖美文旅 舆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生活 > 乡村振兴

巢湖学院“三下乡”:青春踏歌行,支教润童心

时间: 2025-07-28 08:07:19
来源:

内容提要:

7月2日,巢湖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团联合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黎明村,在指导教师郝江锋和冀祥麟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5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用实际行动践行高校学子的使命担当。7月2日,巢湖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团联合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黎明村,在指导教师郝江锋和冀祥麟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5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行大学生志愿者们怀揣热忱,深入基层,为当地儿童提供多元化的支教服务,将知识的火种与温暖的关怀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32A0079A@C0144541.9EBA846800000000.jpg

(图为教育关爱服务团暑期实践合影  蒋佳乐 供图 

理论领航,宣讲播撒求知种子

团队运用童趣的语言与互动的形式,开展了系列主题宣讲。7月3日的防溺水课堂上,不再是枯燥的说教。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生动演示了“不慎落水”和“同伴遇险”的场景。当问到“看到小伙伴落水怎么办?”时,台下的一位小男孩瞪圆了眼睛,高高举起手,响亮的回答:“不能自己跳下去!我会喊大人来帮忙!”稚嫩的声音充满了责任感。7月4日的非遗文化宣讲中,志愿者讲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五猖”的古老传说,展示五猖神威严又神秘的面具图片时,坐在前排的一位小女孩忍不住拽住志愿者的衣角仰着小脸兴奋的说:“老师这个面具好威风,我想学画它。”在故事演绎与问答游戏里,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些课堂让知识扎根在孩子们的心底,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播撒下向上的种子。

2F616437@5D553750.9EBA846800000000.jpg

(图为儿童积极回答非遗问题   王瑞供 供图

师责赋能,深耕课程育实效

团队精心打造了多元课程,从传统非遗文化传承,到棋类的思维博弈,再到拼接动手挑战,每一项活动背后,都有团队成员认真负责的身影。指导剪纸时,团队成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折、剪的技巧,一个个精美图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诞生;开展正方形拼接挑战时,团队成员专注观察,适时给予思路引导,锻炼孩子的思维,或是帮孩子拆解步骤、解决难题。课程结束后,孩子们齐声问 “老师明天还来吗”,家长们笑着说 “这娃娃把课堂变成了乐园哟”。

14610AC4@109BB512.9EBA846800000000.jpg

(图为志愿者下场亲自指导孩子们剪纸   陈雅慧 供图

脚步丈量,调研铸魂砺青春

团队成员不仅深耕课堂,更将脚步延伸至更广阔的场地,他们深入郎溪县城区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发放了198份关于儿童职业认知现状及早期生涯教育的问卷。他们通过面对面访谈、现场答疑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需求与建议,用笔尖记录下真实的声音。与此同时,实践队成员还走进县域内的红色文化景点,在斑驳的革命文物、泛黄的历史文献中,感悟先辈的奋斗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将红色精神融入调研实践,既以扎实的脚步摸清了群众的 “急难愁盼”,又以红色信仰筑牢了为民服务的根基,让调研问需的过程,成为锤炼党性、提升能力的生动课堂。

35D16559@A7E9D779.9EBA846800000000.jpg

(图为志愿者实地了解当地文化  蒋佳乐 供图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触及心灵的深处。巢湖学院学子联合黎明村村委会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正是以党建引领,将高校教育资源与乡村实际需求精准对接的生动实践。巢湖学院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让思政教育在广阔的基层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种下了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梦想种子。(巢湖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团

安徽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5593号-2 公安备案号34010302001216 皖网宣备110004号
举报电话:0551-62656039 新闻热线:18656979315 投稿邮箱:1609160588@qq.com 技术支持:锐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