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
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各地陆续在文旅消费惠民措施、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推出多种举措。本篇选取最早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的北京、具有鲜明旅游特色的广西,以及文旅惠民实效较好的山东、黑龙江四地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报道。
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以下简称“天府农博园”)启幕。今年丰收节将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全国各地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作为本次丰收节全国主会场,天府农博园有着怎样的“丰”景?9月20日,记者前往实地打探。
央视网消息: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北京市王府井、欢乐谷等123个集聚区入选。今年中秋佳节,居民和游客除了赏月,还多了观光、游览、休闲的新去处。
清晨,打开手机的音乐播放器,用美妙的旋律开启美好的一天;晚上,约三五好友看看电影,或是躺在家里刷刷网剧;周末,和家人一起到郊外度假,放松心灵……文化和旅游活动丰富着我们每个人的平凡生活,让我们的日子有滋味、有质感、有温度。
“这10年来,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安徽省合肥市金大地东西街、罍街,芜湖市芜湖古城,淮北市隋唐运河古镇,黄山市屯溪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宏村等6家街区名列榜单。此前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区、芜湖方特旅游区入选首批名单,至此安徽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达到8家。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18日在北京表示,2012年以来,中国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6%左右。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旅游出现了很大波动,但不改变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
安徽芜湖的花街得名于夜晚满街亮起的花灯,数百年前,这条繁忙的街巷就是灯火通明的夜生活所在地。如今,蓬勃发展的“夜经济”让这里的夜晚更加多彩。
中新网重庆7月17日电(记者 张燕)16日,记者从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第二次会员大会获悉,武陵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迈入快车道,策划储备联盟区县2022-2024市级重点文旅产业项目24个,涉及总投资777亿元。
文旅行业在发展瓶颈中如何主动破局?唯有创新探索、勇敢前行,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创新融合,为“文旅+”模式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弥补传统文旅行业的短板。融合、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思维带来新变革,新变革产生新业态,新业态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