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超1600亿元,远超2022年全年;两融余额相比1月底上涨超过3%;ETF发行与存量品种的交易趋向活跃……多个高频数据显示A股增量资金入场。
A股市场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红盘收官。展望2023年,多家机构纷纷发表投资策略表示,压制市场的多重因素或将在2023年迎来拐点,A股盈利增速有望见底回升,当前估值在低位,预计市场将有整体性机会。
12月27日,纬达光电(873001)在北交所上市,并从新三板摘牌。纬达光电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纬达光电三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纬达光电三期建设项目将建成年生产能力300万平方米偏光片的生产车间和产线。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5日讯 今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日间盘黄金期货合约震荡上行,成交活跃,持仓增加。国内黄金期货主力2302合约开盘报404.00元,截至日间收盘,收报404.96元,跌0.22%或0.90元;结算价为405.40元;成交量为83648手;持仓为142435手,日盘持仓增加3727手。
助力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第二支箭”再度发力。11月8日,交易商协会发文称,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即“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第二支箭”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11月2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鹏华稳福中短债基金合同于11月1日正式生效,首募金额达15.80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今年以来,全市场已新成立短债基金150余只(A、C份额分开计算),累计规模突破9300亿元。相较于去年末,短债基金规模增幅超过85%,成为资金“搬家”的新去处。
发展直接融资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时提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10月20日公布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0%,均与上期持平。
专家认为,虽然LPR没有进一步降低,但前期多次下降的累积效应持续显现,无碍贷款市场利率继续稳中有降,也无碍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若有必要,后续LPR仍具备继续下降的空间。年内信贷量增价降势头有望延续,从而提振有效投融资需求,持续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上线脚步渐近。10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公告称,目前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上线已准备就绪。截至10月14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14家证券公司取得了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这标志着部分证券公司已具备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条件。
国庆期间,外围市场大幅波动,美股先涨后跌,节后国内A股市场走势颇受关注。近日,多家券商研报称,目前A股央企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呈现估值低、高股息、业绩更稳定等特征,具备极高的配置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