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机构应加强产品和客户的适当性管理,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央结算公司发行190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专题金融债券,其中160亿元10年期债券发行利率2.75%、认购倍数达3.82倍;30亿元20年期债券发行利率3.11%、认购倍数达6.49倍。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等总体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145.87亿笔,金额1277.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6%和11.10%。
日前有消息称大行存款利率将再度下调。
每经记者就此咨询了解到,多家大行美元存款利率已于本周起下调。工行上海某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是5%,本周一起降至4.3%,5万美元以下降至2.8%。交行上海某支行客户经理表示,之前美元存款利率最高到4.8%,现在封顶4.3%。
3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等就下一步货币政策、降息空间、房地产市场发展、存款储蓄创新高等热点话题作出回应和解读。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简称《办法》)公布,将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表示,该《办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准确识别、评估信用风险,完善风险分类管理框架,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夯实商业银行金融资产质量的“压舱石”。
2023年1月6日,由《华夏时报》主办的“2022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于北京盛大召开,同期揭晓了第十六届“金蝉奖”。新华保险凭借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优秀表现,获得“年度寿险产品创新奖”。
去年四季度以来,在促消费政策密集推出、落地见效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不少银行机构提早布局,加大消费贷的优惠推广力度。
展望2023年,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记者表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银行积极布局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消费信贷将实现高质量发展,规模将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2022年11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波动,同时引起了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理财市场随之面临赎回压力。自12月份金融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债券市场走势后,债市及理财市场逐步回稳。虽然目前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仍处于破净状态,但绝大部分产品净值已经开始回升。
记者12月21日获悉,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2月20日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提出,当前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平稳健康运行;深化金融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