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操作利率维持2%不变。鉴于当日有3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520亿元。
日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业务总监熊燕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2年北京峰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指明了方向。据了解,工商银行为超过1.7亿55岁及以上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我国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3104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56%,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
2300亿元、2800亿元、2400亿元……11月1日以来,公开市场连续迎来大额央行逆回购到期。市场人士表示,得益于月初流动性相对充裕、人民银行进行适量对冲,月初市场资金面总体平稳,并较上月末有所回暖,预计11月公开市场将保持合理操作力度,资金面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较小。
9月中旬,存款利率下调之后,大额存单利率虽然也相应下调,但受欢迎程度有所提升。“抢购的客户很多,大额存单一直是供不应求状态。”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时,有客户经理如是表示。
对此,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上半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同时,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原有的部分客户暂时无法接受较大的净值波动,甚至“破净”,因此转投大额存单。另外,居民消费意愿和企业投资需求不强,因此更偏好储蓄。
截至10月24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苏州银行、齐鲁银行、平安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三家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本周,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业内人士预计,伴随下半年信贷投放进一步加速,上市银行已进入“以量补价”阶段,三季报业绩确定性较强。
谋划三年多的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消金公司”)近期获批筹建,这是继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之后的第三家大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货币政策与每一个家庭、每一家企业息息相关,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就是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不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收入稳步增长。”人民银行指出,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目标。
10月17日,杭州银行(600926)发布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快报。快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总资产稳步增长至15634.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3%。9月末不良贷款率0.77%,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位居上市银行前列,处自身历史最好水平。整体盈利延续向上趋势,实现营业收入260.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2%;ROE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71%,同比上升1.7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获悉,该行有效落实国务院关于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推进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设立、两次增资、三批次集中投放等工作,于10月12日全面完成2459亿元的投放,支持基础设施领域项目167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近3万亿元,为稳经济大盘贡献农发行力量。